2011年5月26日

求得到分數

文:Turmoil
攝影:Nay

兩場公開試,老盡了莘莘學子心。

猶記得當年羅范椒芬一句「求學不是求分數」,說得多麼理想,但這樣的烏托邦,彷彿只會出現在約翰連儂的幻想裡。後來,烏托邦並沒有出現在現實世界,羅太也沒有繼續當教育局常任秘書長。

現實是,兩場公開試以後,好不容易擠進了這個充滿學術自由的國度,滿心歡喜的以為不用再為分數疲於奔命,卻不知道,原來在這裡,有一種流通貨幣叫GPAGPA決定了你能否在這裡買到出國交流的機會、暑期實習、獎學金和一張漂亮的畢業證書。沒辦法,這是制度,學子們不得不接受,主修科要以GPA來衡量同學吸收了多少專業知識也無可厚非。但,用以擴闊視野的通識教育學科呢?難道單憑那個英文字母,就可以判斷我的視野有多廣闊,他的視野有多狹窄嗎?

更費解的是,通識科目要計GPA這個制度是由2010年開始實施。換句話說,學生證編號09字頭或以前的同學修讀通識科目是不計GPA的,而學生證編號10字頭或以後的同學修讀通識科目則要計GPA。如此一來,公平與否暫且不說,制度混亂得很卻是真的。除此之外,不同的通識科目供求狀況極端,各科工作量不一等等也是值得關注的議題。

就改制所衍生的種種問題,編委向理大同學派發了問卷收集意見,以及訪問了通識教育中心助理總監余教授,希望透過這次報導,讓學生了解校方的政策,更重要的是,同時讓學校知道學生的想法。  

同學的話:
問卷意見收集:Sample size 100
 (如想看問卷數據圖表, 請參閱POLYLIFE 40.1 印刷版)


新舊CAN抽樣訪問:
在新制度下,將出現以下情況:
2010
年前入學的同學很有可能會和2010年或以後入讀的同學同時修讀相同的通識科。你認為此情況下會出現甚麼問題?
X同學(中文及雙語學系二年級):夾份做Project時會麻煩,佢地計GPA會好緊張,但我諗住PASS就算。
Y同學(市場學系一年級):唔知呀,可能會好啲,因為老師俾分應該係拉CURVE,咁有啲同學唔駛計GPA應該會HEA做,咁對我地來講係好事
Z同學(社會及公共事務學系一年級):應該冇咩問題掛,不過如果PART中唔計GPAD人做PROJECT咪好麻煩囉?佢地唔緊張架喎

校方的話:
編:編委 余:余教授


編:如何解釋新措施的理念及推行原因?





余:其實這是舊措施,POLY正式成為理工大學之後,課程做出了調整,大學教育應該包括通識教育,讓同學的知識面可以更  廣闊。當初推行時,通識科目是和其他科目一樣要計GPA的。直到2005/2006那個學年才進行改革,認為同學可以以主修科目為主,通識科目不須嚴格處理,因此不分等級,只計合格與否。可惜事後發覺同學的學習態度嚴重轉變,對通識學科變得冷淡及不投入,舉例來說,以往計GPA的時候,這裡很熱鬧,很多同學上來找老師研究問題;可是不計GPA以後,這裡就冷清得多。除此之外,如果以合格制計算,有很多同學認為付出100%努力也是「合格」,付出50%努力也是「合格」,因此他們不願意付出多一點努力,但求僅僅合格便算,但往往有一些,相當多的同學以為自己會剛好合格,最後卻不合格,然後要重讀,浪費資源。有見及此,我們決定懸崖勒馬,恢復舊措施。  


編:如何評價新措施推行後的成效?


余:我們看到的是合格率和出席率都有明顯的改善。


編:如何評價部分通識教育學科如中國研讀(China Studies)供不應求,或部分學科供過於求的情況?


余:我想最大原因應該是時間問題,同學在選了主修科後才因應自己的時間表選擇合時間的通識科,我們已經盡量多開一些受歡迎時間的班,但總不可能所有班別都擠在同一時間上課。


編:同學選擇某些科目與否會否和該科的工作量有關?如何解決不同科目工作量不同的情況?


余:不同導師有不同風格,但一般來說,在課程評審時會要求導師列出所有的工作量,當中應該包含不同範疇的評估,不可能出現一份佔100%的功課。評估組合是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,如果評估不了,就是失敗的個案。 


編:通識科和輔學課程分別在哪?


余:通識教育不是興趣班,不只是要擴闊視野,通識教育是學術科目,由有適合學術資歷的導師去教,提供同學們在本科學不到的東西。 通識教育是嚴謹的科目,計GPA,有學習壓力是正常的,因為這樣同學才會有進步。 



多餘的話


 
余教授還提到,來讀通識科的同學由一年級至三年級都有,當一年生和三年生坐在一起時,三年生應該要有所不同,應該要比一年生更成熟,更醒目。就像美容院所說的整容前後應該要有分別,教育若然是有意義,就應該要讓學生有所進步。這就是教學理念。   
同學們應該要想想,在三年大學生涯裡,除了GPA,還得到了甚麼?   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