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30日

林「替補」和曾「遞補」


替補」和曾「遞補」
文:亞木

林瑞麟代表特區政府在六月份的立法會上推出了所謂的議員的「替補機制」,以代替以往的補選程序,結果不僅引起了立法局的爭拗,而且更掀起了社會上的軒然大波,將七一大遊行的人數推到了二十二萬之多。

其中一個有趣的情節是:林瑞麟在立法局講是「替補機制」,到了曾特首口中就變成了「遞補機制」。這「替補機制」同「遞補機制」有甚麼分別?沒有。如果詳細探究的話,「遞補」比「替補」只是多了層依順序的意思。「替補」的原意也並沒有錯,何況在議會爭論和發放文件時都要講清楚其中的內涵及程序,無論如何也要按順序的,香港人一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。但作為特首的曾蔭權,偏偏就是要將「替補」改為「遞補」,是想表現自己比下屬識多了一個字,或者以示自己和下屬就是不同,除此以外,實在找不出其它的意思。如此一來,香港的報紙以及電視中在報導此事時就出現了「替補」和「遞補」兩個說詞,給市民們無端端地添加了許多疑惑。就從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,我們都可以看到特首的肚量,以及和其他高官之間合作與諒解的程度。

如此說,並不是說林端麟值得同情,林端麟絕對不是一隻好鳥,這是肯定的。在此把林端麟比喻為鳥,其實並無貶意。林在立法會上曾對議員講過,要「良禽擇木而棲」,已表明自己是「良禽」了。「良禽」就是好鳥的意思,但林自己是不是好鳥那是叧外一回事。大家都知道,「良禽擇木而棲」是說鳥兒要選擇落在好的枝頭,人要選擇強有力的主子作後台。林說這句話的不恰當之處在於:林不是無主子的流氓、浪人,林是有主子的,林的主子是廣大的香港市民,每一個公務員都是如此,拿納稅人的錢,就必須為納稅人效力。何況在九七回歸時,公務員的頭頭們是宣誓過的。如林所言,他作為公務員,仍可以「良禽擇木」,不僅自己如此,還希望別人像他一樣「良禽擇木」。至於林擇的主子是誰,繼續追究是沒有意義的,但最起碼表明林對香港市民是沒有誠信的。

無論曾特首還是林瑞麟,他們都不是香港市民選擇的,是由他們所謂的主子選擇的。德相敬、利相隨,為了報效給與他們地位和利益的主子,所作所為自然就會背離廣大香港市民的需求,一心看主子的臉色行事。

其實看主子的臉色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,中共是個龐大的統治集團,上至中央,下到中聯辦,中間人大、政協、國務院、各省部等諸多機構,隨便找出一頭蒜,個頭都不小。何況中共統治者在香港收買的奴才眾多,絕非只有特首等寥寥數人。這些奴才又各有各的後台,各有各的來頭,哪個都不可以小看。如此形勢,倘若是沒有主心骨的人,每天只顧看別人的臉色,任別人指手劃腳,便甚麼事也做不成了。我們看回歸十四年來董建華同曾蔭權二人的表現,他們為香港市民做過,或者說做成一件正經事嗎?沒有。因為他們只是傀儡,是別人擺上台的玩偶,他們被選擇擔任特區政府的要職,只是因為北大人覺得讓他們為自己佔據著香港的權力,比較放心一些而已。

這群大大小小的主子,形形色色的奴才,各自為了表現自己,無不挾特區以行其道:今天搞二十三條、明日建高鐵、後天港珠澳大橋;要不就是和珠三角合作、和大西南合作、或者開發大西北等等。實在無大事可提了,便向香港市民開刀:修理修理港台的立場、聲討香港社會的某些團體太政治化了、或者對市民搞搞洗腦教育、再或者設法取消港人的補選權,推出所謂的「替(遞)補機制」,好讓大家吵著玩玩。諸如此類,層出不窮。反正這些人唱著「香港明天會好」的高調,每天不是玩香港,就是賣香港,以此為業,何樂而不為呢?

無論是林瑞麟還是曾蔭權,無論他們高喊興建高鐵還是推行所謂的「替(遞)補機制」,看他們每日拿著納稅人的大把金錢,肆無忌憚地揮霍,所做的這些事情有多少是對香港社會有用的?實在找不出來,可香港市民又對他們無可奈何。這表明在回歸後香港的政治體系已逐漸地失去了制衡能力,一步步滑向大陸的獨裁、專制,這種危機實在應該引起我們的警覺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